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12经济经纬维普期刊网(经济视角期刊)
- 12/09经济经纬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(经济研究
- 10/21杜芾:“颜值经济”发酵,企业入局胶原蛋白市
- 10/13【经纬早班车】又降了!IMF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
- 09/27【经纬早班车】美股五日连跌!官员再提加息;
券商看新经济这十年|新能源车年销量增逾274倍
近十年,我国政策层面对新能源车发展十分重视,2012年,国务院印发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12-2020)》;2015年,财政部发布了《关于2016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》……十年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大幅增长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.28万辆,2021年销量升至352.1万辆,年销量增逾274倍。
新能源汽车板块在A股市场也诞生了诸多龙头企业,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在十年间呈现大幅上升趋势,更有“万亿宁德时代”位列总市值前五。
新能源车销量巨幅增长
公安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6月底,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,占汽车总量的3.23%。2022年上半年,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超100%。
国产新势力快速崛起
“电氢”并进
中新经纬8月10日电 (付健青)新能源汽车历史久远,由于电池技术在21世纪前后获得巨大突破,续航里程问题得以解决,世界各国均开始大规模应用电动汽车。
而对于这些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,庞均文认为,开放的心态和持续的研发投入非常关键,要对新的技术方向去做更多的尝试和测试,同时也要重视研发团队的培养和持续性的资本投入。
驱动力发生根本转变
股价方面,从上市首日算起,截至2022年6月30日,新能源汽车产业板块有56家公司股价增长超100%,有34家公司股价增长超1000%,有9家公司股价增长超5000%;排在首位的亿纬锂能,于2009年底上市,涨幅高达约9542.85%。
庞均文表示,从上游资源端来看,锂电池的发展拉动了镍、钴、锰、锂等金属元素的需求,其中在锂、钴等资源方面我国并不具备明显优势,因此加大了海外资源拓展力度,同时通过材料的技术迭代降低对稀有金属的依赖。
据Wind数据,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板块有59家上市公司,2021年合计营业收入约.53亿元,同比增长20.91%,较2012年增长162.31%(忽略2家无2012年数据公司,下同);2021年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73.02亿元,同比增长63.21%,较2012年增长140.77%。
庞均文指出,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存在一定先发优势,尽管电气系统、电池系统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,对电池的材料体系、结构体系都提出了更多要求,但是行业技术迭代仍是以降本为导向,同时满足下游整车企业或者消费者的需求。因此,对于龙头企业的下游客户基本囊括行业主流企业,可以较好掌握需求变化并对其研发方向做出方向指导,从而保障公司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足够领先的竞争力。
庞均文认为,氢能源汽车对于锂电汽车不是替代关系。从应用场景来看,氢燃料电池汽车具备负载重、续航长、低温性能好的特点,其更适用于长距离运输或者以下负重比较大的场景,主要包括重卡或者一些北方地区的大巴等。
中游来看,庞均文认为呈现非常明显的集中度提升趋势,电池材料和锂电池整体竞争格局都逐步从分散走向集中。其中,锂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市占率超过90%,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达到50%左右,行业龙头效应逐步凸显。
十年间,新经济与传统产业边界逐渐消融,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新势力上市公司。新经济行业与企业如何交相辉映?未来又将如何发展、演变?
销量巨幅攀升的背后,根本是驱动力的转变。
庞均文指出,“下游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”,一方面,特斯拉的国产化以及“蔚小理”等新势力快速崛起。另一方面,以比亚迪、广汽埃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也逐步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不同于锂电大面积应用于家用车,氢能源汽车以商用车为主,主要用于车体相对较大的产品。在重卡、大客等车型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应用。
新的技术会带动新的产业发展,不管是锂电还是氢能源,展望未来,庞均文指出,新能源汽车发展都将向智能化发展。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销量增长的同时,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正在同步发展。
本期嘉宾为: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庞均文
同时,庞均文指出,网约车、出租车的电动车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场景去感受新能源汽车,对于用户习惯的培训起到了比较好的示范作用。
文章来源:《经济经纬》 网址: http://www.jjjw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1/1347.html